星期四, 八月 25, 2011

德国印象记之二

今天是等程序的结果,想起什么来就写什么。

上课之后便是喝啤酒聊天。发现中德之间的共性还是挺多的。

星期六, 八月 20, 2011

德国印象记之一

我所去的国家,无外乎欧洲的几个。除了我打工的两个国家,我去德国的次数几乎是最多的,单柏林我就去过三次。在苏格兰时,周围似乎没有哪个是德国来的。由于英国不属于申根国,那时德国还是一个遥远的国度。

星期一, 八月 15, 2011

松山战场及其它

在松山战场每年来凭吊死者的是日本人,遗忘的是我们自己。南京的抗战空军墓在日军侵占南京和文革中两次被毁。淞沪抗战的英雄朱耀华将军在土改中被枪毙。抗战中牺牲的饶国华将军被国民政府奖励的两千亩土地在土改中被没收,饶将军的四个儿女有三个死于文革。

饶国华将军的女儿和女婿是老地下党,也因为绕将军受牵连多年。80年代为了查找她父亲的档案费了很多周折。

纪念伟大的抗日卫国战争胜利66周年

1938年5月的美国《生活》杂志,内容是关于南京和抗战。封面照片题名:A Defender of China (一名中国卫士)。拍摄者---罗伯特卡帕,二十世纪最著名的战地摄影记者。 @旺喜来了哟


毛贴身护士张玉凤的手迹


星期五, 八月 05, 2011

旁观者的犀利:苏联科学家笔下的荒唐岁月

作者:张剑
东方早报
2011.7.31

1961年8月,莫斯科机场,一个人手持护照,怀揣笔记,惶恐不安地盯着警察,怕他怀中记载与苏联政府有不同看法的秘密被发现。几次心惊肉跳之后,载他飞往加拿大蒙特利尔的飞机终于翱翔天空。这个人就是斯大林奖金、功勋奖章和劳动红旗奖章获得者、出生在乌克兰的苏联化学家米哈伊尔·阿·克罗契科。几天之后,他向加拿大政府申请政治避难获准。两年后,他撰写的《一位苏联科学家在中国》出版,追忆了他1958年、1960年两度作为援华科学家在中国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