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的风月
1998年,陈刚是一度世界排名第三的羽毛球国手,中国羽坛叱咤风云的四大天王之一。2000年11月,他失去了参加奥运会的资格,“选择”了退役。2011年,他成为韩国羽毛球女单总教练。在退役10年后,他迂回地为中国羽毛球队培养了成池铉、裴延珠这样的劲敌。
他的机遇和命运曾被一个崇拜胜利漠视失败的体制所编码、改写,甚至抹去。在他7年的国手生涯,他曾完全服从组织对排名和人选的“计划”—— 在一个将体育和战争等同视之的系统里,规则被技术化对待,名誉被物质化兑换,使得“让球”成为个人被裹挟其中的寻常选择。在这样的设计下,个人则是集体增 加百分之一胜算概率的手段。他曾对被集体强化的价值深信不疑,又在自己的命运被草率左右之后,对之抱以有距离的批判。他成了体制的叛逃者,又注定与其价值 有隐蔽而矛盾重重的联系。
一、
陈刚第一次觉得体育的不公平,是在1991年,他15岁。国少队在福州进行选拔集训。 1976-1977年龄组的比赛中,他位列第六。他满以为自己会被国少队选中、离国家队的大门更近一些,但最后“还是被退回去了”。教练选择了一位排名 11位的选手,因为对方是“左手运动员,左手执拍的人比较少,打起来动作更好看”。
他当时也没想过去问国少队的教练,为什么自己会被刷下。“只能自己去想。不过,当时能参加这样的国少队集训也是很开心的。”
他继续回到已经待了两年的省队。此前,和省队其他人一样,他也修改了自己的出生日期(将1976年改为1977年)——只为了争取一到两年的时间,让自己多两次机会参加全国青少年比赛,等待着被国家队的教练看中——每一位中国运动员无不是遵循着这种狭窄的、集权化的路径。
20年后,在首尔,已是韩国羽毛球国家队单打教练的陈刚,还是很实际地解释自己打羽毛球的初衷:解决自己的户口问题。他的知青父母返浙,户口只能迂回地落到杭州附近的余杭县,而有杭州市的户口意味着一家人有更宽裕的粮票供给。
浙 江省体校坐落在曾经是杭州行政中心的体育场路上,毗邻省报机关。离开杭州市少体校后,陈刚在羽毛球训练馆的小阁楼里睡了两个月——通过省队的选拔考核之 后,13岁的他才获得了省队的职工编制,住进了省队的宿舍楼。 晚长的他用四年从一个多拍型的选手转变为进攻型的选手。除了周三和周五晚上稀少、不被重视的文化课,他的生活里充斥着枯燥的训练、名次、偶尔坐火车外出比 赛的兴奋。
国家队里浙江籍的老队员,每年会回到省队参加全国锦标赛。他们的YONEX的球拍和队服,对每年只发两套队服的省队队员而言,是再直接不过的刺激——他开始一心梦想着国家队。
当时队里的杭州人条件都不如温州人好。逢年过节,温州人会给教练送大量的年货。陈刚也亲眼见到父亲借钱买了火腿和黄鱼,挨个给教练送年货。有一年,省队的教练分到了体校隔壁的房子。温州队员的家长们直接送去钱和家具,而他的父亲只能帮工人提黄沙装修。
但这种朦胧的不舒服没有通向自主的意识,他像是一台刚刚被启动的机器,懵懂地执行着教练所有的指示。
印 象中,唯一一次“违抗”教练,是1993年的全国青少年羽毛球赛。当时他已经进入半决赛。拿下第一局的他第二局对方却以13︰9领先。当时,羽毛球赛制还 是采用15分换发球制,选手只有拿下换发权之后才能得分。两个人一直在争换发权。当时他的教练一直在场边朝他喊话,他心里也着急,朝场边喊了声“教练你不 要再说话了,你一说我更乱了”。结果第二局最终他还是以1︰1平了对手。
按照常识,这个时候教练本来是要在场边指导的。但下场后,他发现教练已经不在场边。还是他在省队最好的朋友在场边,和他粗略分析了下战术。
第 三局,他中途以11︰13落后。他心想,假如输了“回去肯定死定了”。 最后咬牙坚持,硬是拿下第三局。下了场,他便直接去找教练忏悔自己的鲁莽。下午便是决赛。教练回到场边,但是一言不发。最终他夺得了那一年的青少年比赛的 冠军。但从南京回杭州的大巴上,教练一路都没有理他。这次夺冠,他最后一分奖金也没有领到。而在1992年,同样是青少年比赛,他是季军,最后获得了 100元奖金。他也是第一次轻微地意识到,违抗教练的恶果。
但这次小教训仍没有让他变得足够懂得变通。6年后,当他再次因为自己的坦率“得罪”教练时,他才意识到,除了实力之外,还有很多东西影响着你的道路。
1993 年底,他顺利被选入国家队。1998年,他和董炯、孙俊、罗毅刚四人并列为中国羽毛球队男单的“四大天王”。然后,2000年,悉尼奥运会结束两个月,他 “选择”了退役,回到省队,拿着1000块左右的工资,心意沉沉。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他想突破封锁线去给家人庆生,省队的人说,“出去了就别再 回来”。
他有十年没有再进入省队的大门了。9月底,从韩国回国度假,开着凯迪拉克经过寂静的体育场路,他突然意识到。
二、
对国家队的回忆,和他后来对那些细腻的技巧的记忆一样坚固。
国家队的生活,初看起来“像是到了天堂”。在省队的时候,鞋子破了可能还得自己买。但到了国家队,每人直接发了两双鞋子、十双袜子,短衣短裤一套,冬衣冬裤一套。训练包里一打开,直接5把球拍,还是YONEX的。
他觉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越发拼命训练。刚到国家队,他被编制在二队(名义上是更年轻的队伍,实际上要从中不断选拔最优秀的队员进入一队)。进入一队,除了意味着有机会进入国际赛外,还可以近距离和自己的偶像(明星球员如吴文凯等)一起训练。
初来乍到,他还兴冲冲地跑到老队员的房间去向人家请教经验。但一位浙江籍的同乡提醒他,老队员没有理由理他这样的“菜鸟”。慢慢地,他也开始知道一些隐形的规则,你的成绩决定了你在队伍里的位置,也决定了明文规章对你的约束力到底有多大。“但这些东西不可能有明文写的。”
在他进入国家队的前一年,李永波正式执掌中国羽毛球队。李洗刷了此前国家队种子选手稀缺的局面,“将各个地方队全部抽空”。后来的国家队逐渐形成了一队、二队、三队的梯级阵容,“好的球员太多了,选择余地太大了。”
1994 年,他进入国家队后不久,在广岛亚运会上,前乒乓国手何智丽(当时已经改名为小山智丽)代表日本队战胜了中国队,一举夺冠。1987年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上,何智丽无视教练让球安排,在半决赛中拿下了队友管建华。夺冠的何智丽却因为违抗教练组的决定,度过了被冷落的几年,最终黯然东渡。
而中国羽毛球队在那届亚运会上,夺得了7枚铜牌。国内媒体不无尖酸地形容:“破铜烂铁”。按照李永波后来的回忆,当时他想给羽毛球队队员的宿舍换上铝合金门窗,上面都拨不出经费。
也是在1994年的4月17日,中国足球第一届甲A联赛在6个赛区开展,揭幕战在成都,从此揭开了中国足球史上最混乱的假球赌球时代。
当陈刚在国家队苦练的时候,他并非不知道外部世界嘈杂的背景。和所有的队友一样,他必须选择强制性训练。每周体能训练的长跑,有人稍微懈怠,教练会用秒表下端的长绳抽过去。但所有的人都知道,“十八九岁不出成绩,可能后来就没有机会了”。
他 用了一年的时间就从二队进入一队,身体的发育也帮助他突破了技术的限制。宿舍从一楼搬到了二楼,房间里有独立的卫生间。国家队7年,他只有一次打破了11 点睡觉的纪律,跑出去偷偷玩了一次。纪律对每个人而言都是普遍的。他还记得一名顶尖的队友和女友在房间里约会时,被教练组的人集体破门而入——只是因为他 当时的世界排名有所下滑。人人心中开始有一种说不清的常识:成绩和排名如何,决定了你是否可以晚归、是否可以谈恋爱……
伤病是人人都避讳的东西。他也看到,很多人受伤后,还寄希望自己通过手术和休息能恢复原来的状态。但其实“没有时间给你。你休息三个月,恢复两个月。这期间,下面的队员就起来了。5个月,别人的排名就可以到前几名了”。
体育的不公平
三、
在国际羽联更名为世界羽联之前,国际羽毛球比赛积分和淘汰的规则,快速得接近残酷。
那个时候世界羽坛还没有形成后来(模仿网球)的“大满贯”赛系列和超级系列赛的格局。按照当时的规则,每位入围选手的积分都会按照每个季度的周期贬值——假如你在1月份的某次大奖赛中拿到冠军,累计了100分,但到3月份可能就只有75分,到9月份可能就只有25分了。
在这种规则下,一个运动员如果连续三个季度不参加世界级比赛,他之前的积分将会迅速贬值、消失。 另一方面,你参加的比赛越多,往后的战绩越好,你也可以用新鲜的、好的成绩更换掉原先不好的成绩。
在陈刚服役期间,国际羽联的规定是,在奥运积分世界排名前16位的运动员里,每个国家可以选派三名队员去参加奥运会。奥运积分赛的统计时间是从奥运前一年的5月到奥运年当年的5月份。
这样“不稳定”、变化迅速的积分体系也造就了中国羽毛球国家队长久的“刷分”传统。为争夺奥运比赛的入围资格、“保证”几位内定的、最有希望的运动员有资格参加奥运会,提前一年,中国羽毛球队便开始进行内部让路。
“刷分”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奥运会高排名的选手去让低排名的选手”。在国际羽联改制之前,“如果低排名选手赢了高排名的选手,除了得到名次应有的积分之外,国际羽联还会有额外的积分奖励”——这对于那些平常积分徘徊在16名之外的年轻选手,是绝对的、最后的机会。
“我们都是听国家的,教练不用说太多。大家都知道能去奥运会的就那三个人,大家要保证他们的排名。让的人都是小孩。不过,让球是相互的。‘小孩’以后打的时候,别人也要让他。就像参军的时候,小兵要为老兵干活一样。” 一位今年刚刚退役的前羽毛球国手回忆道。
“没有什么配角不配角,你不让你也没有办法去奥运会”,这位退役运动员说,“这就是打仗”。
在 陈刚熟知这套规则之前,他仍然是那个不太会表达自己的运动员。他在一队的成绩进步很快,这一切得益于他的教练李矛尝试的训练方法。此前的羽毛球队崇尚的是 四平八稳的训练,“一步一个脚印,练好内功。但矛叔的方法是,让你背上绳索,从山崖最陡峭的地方上去。你得学会打钉,还有很多细节的东西。”
人 们从90年代中后期中国队的一些大赛直播上也能发现比赛风格的变化,“之前我们挥完拍都要回中心,网前两个点和网后两个点你都能保证不死,但你一下子打死 不了对方。但后来矛叔的思想是:‘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比如,网前的两个点是我的突击点和得分点。我可以弄死对方,而不被对方弄死。你不要打我这两 个地方。”陈刚回忆。
这样的危险是运动员可能顾及不到网后的区域。“四平八稳的人适应不了这样的打法。但往往,对方的某一个点被我们突破之后,所有的点都被我们突破掉了。”
在 一队,他用了四年的时间,到达了世界排名第三的最好成绩。但当时的他仍然作为一队的第二梯队,有董炯、孙俊这样的第一梯队的队员在前方做主力。某种程度 上,他是教练的“试验品”——“每当他想到一种新的方法,都会先让我尝试。比如,让我把手插在口袋里打球,训练我们对球的控制力。后来矛叔走的时候,我笑 着说我继承了好的东西,也留下了满身的内伤”。
中国队抛弃了四平八稳的打法,却也果真从悬崖上凿出了一条道来——1995年后,中国队已经可以抗衡、超越宿敌印尼队了。
在 他的教练正准备多开始关注他这样的第二梯队的队员时,羽毛球国家队爆发了教练组和总教练李永波之间的纷争,最后被树立为李永波劲敌的李矛远走他乡,辗转东 南亚、韩国担任教练,试图通过培养国家队的直接竞争对手来刺激这个糟糕的体制。而他后来的弟子中,最著名的是马来西亚的国手李宗伟。
新来的教练训练方法更侧重整体实力的提升。而陈刚一直忘不了原先弹性的训练节奏。新的训练方法一时间很难让他和其他队友接受,有位头号选手后来在训练中落下腰伤,后来被迫中止运动生涯。
“你觉得原先的训练方法怎么样?”新教练问。
“我觉得还是原来的方法适合我。”他想也没想就说。
日后当他自己也做了教练,他不断从后视的、绝对的视角审视这句话,他知道这是新教练和他产生罅隙的开始。没有一个教练喜欢自己的队员说出这种话。但最难的是要让年轻人承认自己在人事上浅薄。
四、
就当作一场“在控制输赢的练习比赛而已”。
在不长的职业运动生涯里,他经历过几场“让球”的表演。这反映了集体感和友谊,但功利点说,这又是种希冀自己未来得到同样照顾的无意识。
“我们当时小,能去比赛就很高兴。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之前,教练员和你讲一下,反正你还小嘛,奥运会你也上不了啊。当组织上让你帮队友取得积分的时候,你就是‘义无反顾’的了。”
“义无反顾的表现是什么?”我问。
“在 场上,就是演戏呗。让人家看不到痕迹。我们对球的控制力,可以精确到几厘米。默契球嘛,只有内行的人才能看得出来。我领先了就失误两次,放两分,啪啪啪 打,打得差不多了,比如17︰17,一个球打下网,或者,一个界外。最后对方可能就2 1︰19拿下了。” 他又补充道,“要打得好看一点儿。”
“你也让过别人。别人也让过你。你可以这样理解。”
这 样的惯例让他很长时间都无法正面“让球”这件事。 至少,1995年的时候,羽翼未丰的他还是无条件地服膺集体的安排。既然所有的奥运冠军在通向奥运的途中,都得到过队友的礼让。谁能保证自己在为2000 年悉尼奥运会备战的时候,不需要集体的帮助呢?一队的淘汰速度很快,二队的后备力量又逐渐强盛,他知道2000年是自己奋战奥运的唯一机会。
1997年的世锦赛,按照排名,他、董炯、孙俊和罗毅刚一定可以参加。但李矛没有让他去,而是选择了另外一位已经离开国家队、彼时在丹麦俱乐部打球的选手去参赛,那位选手的排名距离陈刚还有一些距离。
他不服气,跑去问李矛,为什么不派他去?他们都是浙江人,但李矛从没有在训练津贴、比赛机会等方面对他倾斜。他其实钦佩这种“公平”。
他得到的回答是,那位运动员可以为我们开道,在关键时刻,他会让我们(事实上,内部人都知道,那位运动员确实在击败印尼队后,和队友比赛的最后关头放球了)。
“陈刚,我让你放,你肯不肯?”教练问。
这个时候的他,已经不是1995年时的“小队员”。他开始明白,世锦赛对每位运动员而言,都是积累名次、为日后奥运分组竞争的好时机。
他因此变得更好胜,因为实力的缘故,对成功有了更切肤的欲望。“世锦赛之后就是全运会,我要把他们都干掉!” 他对李矛说。
“你去了没有意义。你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李矛说。他到现在也相信矛叔是真心的。
2000年4月份,在他从国家队退役前半年,他的新教练也对他说过这句话。
在国际羽联更名为世界羽联之前,国际羽毛球比赛积分和淘汰的规则,快速得接近残酷。
那个时候世界羽坛还没有形成后来(模仿网球)的“大满贯”赛系列和超级系列赛的格局。按照当时的规则,每位入围选手的积分都会按照每个季度的周期贬值——假如你在1月份的某次大奖赛中拿到冠军,累计了100分,但到3月份可能就只有75分,到9月份可能就只有25分了。
在这种规则下,一个运动员如果连续三个季度不参加世界级比赛,他之前的积分将会迅速贬值、消失。 另一方面,你参加的比赛越多,往后的战绩越好,你也可以用新鲜的、好的成绩更换掉原先不好的成绩。
在陈刚服役期间,国际羽联的规定是,在奥运积分世界排名前16位的运动员里,每个国家可以选派三名队员去参加奥运会。奥运积分赛的统计时间是从奥运前一年的5月到奥运年当年的5月份。
这样“不稳定”、变化迅速的积分体系也造就了中国羽毛球国家队长久的“刷分”传统。为争夺奥运比赛的入围资格、“保证”几位内定的、最有希望的运动员有资格参加奥运会,提前一年,中国羽毛球队便开始进行内部让路。
“刷分”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奥运会高排名的选手去让低排名的选手”。在国际羽联改制之前,“如果低排名选手赢了高排名的选手,除了得到名次应有的积分之外,国际羽联还会有额外的积分奖励”——这对于那些平常积分徘徊在16名之外的年轻选手,是绝对的、最后的机会。
“我们都是听国家的,教练不用说太多。大家都知道能去奥运会的就那三个人,大家要保证他们的排名。让的人都是小孩。不过,让球是相互的。‘小孩’以后打的时候,别人也要让他。就像参军的时候,小兵要为老兵干活一样。” 一位今年刚刚退役的前羽毛球国手回忆道。
“没有什么配角不配角,你不让你也没有办法去奥运会”,这位退役运动员说,“这就是打仗”。
在 陈刚熟知这套规则之前,他仍然是那个不太会表达自己的运动员。他在一队的成绩进步很快,这一切得益于他的教练李矛尝试的训练方法。此前的羽毛球队崇尚的是 四平八稳的训练,“一步一个脚印,练好内功。但矛叔的方法是,让你背上绳索,从山崖最陡峭的地方上去。你得学会打钉,还有很多细节的东西。”
人 们从90年代中后期中国队的一些大赛直播上也能发现比赛风格的变化,“之前我们挥完拍都要回中心,网前两个点和网后两个点你都能保证不死,但你一下子打死 不了对方。但后来矛叔的思想是:‘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比如,网前的两个点是我的突击点和得分点。我可以弄死对方,而不被对方弄死。你不要打我这两 个地方。”陈刚回忆。
这样的危险是运动员可能顾及不到网后的区域。“四平八稳的人适应不了这样的打法。但往往,对方的某一个点被我们突破之后,所有的点都被我们突破掉了。”
在 一队,他用了四年的时间,到达了世界排名第三的最好成绩。但当时的他仍然作为一队的第二梯队,有董炯、孙俊这样的第一梯队的队员在前方做主力。某种程度 上,他是教练的“试验品”——“每当他想到一种新的方法,都会先让我尝试。比如,让我把手插在口袋里打球,训练我们对球的控制力。后来矛叔走的时候,我笑 着说我继承了好的东西,也留下了满身的内伤”。
中国队抛弃了四平八稳的打法,却也果真从悬崖上凿出了一条道来——1995年后,中国队已经可以抗衡、超越宿敌印尼队了。
在 他的教练正准备多开始关注他这样的第二梯队的队员时,羽毛球国家队爆发了教练组和总教练李永波之间的纷争,最后被树立为李永波劲敌的李矛远走他乡,辗转东 南亚、韩国担任教练,试图通过培养国家队的直接竞争对手来刺激这个糟糕的体制。而他后来的弟子中,最著名的是马来西亚的国手李宗伟。
新来的教练训练方法更侧重整体实力的提升。而陈刚一直忘不了原先弹性的训练节奏。新的训练方法一时间很难让他和其他队友接受,有位头号选手后来在训练中落下腰伤,后来被迫中止运动生涯。
“你觉得原先的训练方法怎么样?”新教练问。
“我觉得还是原来的方法适合我。”他想也没想就说。
日后当他自己也做了教练,他不断从后视的、绝对的视角审视这句话,他知道这是新教练和他产生罅隙的开始。没有一个教练喜欢自己的队员说出这种话。但最难的是要让年轻人承认自己在人事上浅薄。
四、
就当作一场“在控制输赢的练习比赛而已”。
在不长的职业运动生涯里,他经历过几场“让球”的表演。这反映了集体感和友谊,但功利点说,这又是种希冀自己未来得到同样照顾的无意识。
“我们当时小,能去比赛就很高兴。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之前,教练员和你讲一下,反正你还小嘛,奥运会你也上不了啊。当组织上让你帮队友取得积分的时候,你就是‘义无反顾’的了。”
“义无反顾的表现是什么?”我问。
“在 场上,就是演戏呗。让人家看不到痕迹。我们对球的控制力,可以精确到几厘米。默契球嘛,只有内行的人才能看得出来。我领先了就失误两次,放两分,啪啪啪 打,打得差不多了,比如17︰17,一个球打下网,或者,一个界外。最后对方可能就2 1︰19拿下了。” 他又补充道,“要打得好看一点儿。”
“你也让过别人。别人也让过你。你可以这样理解。”
这 样的惯例让他很长时间都无法正面“让球”这件事。 至少,1995年的时候,羽翼未丰的他还是无条件地服膺集体的安排。既然所有的奥运冠军在通向奥运的途中,都得到过队友的礼让。谁能保证自己在为2000 年悉尼奥运会备战的时候,不需要集体的帮助呢?一队的淘汰速度很快,二队的后备力量又逐渐强盛,他知道2000年是自己奋战奥运的唯一机会。
1997年的世锦赛,按照排名,他、董炯、孙俊和罗毅刚一定可以参加。但李矛没有让他去,而是选择了另外一位已经离开国家队、彼时在丹麦俱乐部打球的选手去参赛,那位选手的排名距离陈刚还有一些距离。
他不服气,跑去问李矛,为什么不派他去?他们都是浙江人,但李矛从没有在训练津贴、比赛机会等方面对他倾斜。他其实钦佩这种“公平”。
他得到的回答是,那位运动员可以为我们开道,在关键时刻,他会让我们(事实上,内部人都知道,那位运动员确实在击败印尼队后,和队友比赛的最后关头放球了)。
“陈刚,我让你放,你肯不肯?”教练问。
这个时候的他,已经不是1995年时的“小队员”。他开始明白,世锦赛对每位运动员而言,都是积累名次、为日后奥运分组竞争的好时机。
他因此变得更好胜,因为实力的缘故,对成功有了更切肤的欲望。“世锦赛之后就是全运会,我要把他们都干掉!” 他对李矛说。
“你去了没有意义。你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李矛说。他到现在也相信矛叔是真心的。
2000年4月份,在他从国家队退役前半年,他的新教练也对他说过这句话。
对立面
五、
参加奥运会的希望,是在一瞬间破灭的。
1998年12月份,他的世界排名达 到世界第三。但因为羽联旧积分体系的快速变换,到2000年5月奥运资格积分赛快结束时,因为分数的贬值、比赛频率的降低,他的世界排名又退回到第17 名。这也意味着,他有可能不会被国家队视为奥运的可能参赛选手。当时已经有四位选手进入奥运候选者的大名单,还有一名入围名单。
那一年,他只参加了8站奥运资格积分赛,而比他年长的两位一号选手分别有9场。 比他年龄小的吉新鹏、夏煊泽、陈宏每人的比赛场次都在12场以上。如前所述,离奥运越近的比赛积分越新鲜,也越可以弥补之前几场失意的分数。
他 心里开始怀疑,“不是说公平竞争吗,为什么我的比赛次数比别人少。”这个时候离奥运资格积分赛的最后一站——4月的日本公开赛只有一个月。他跑去问教练, 可不可以让他去参加日本公开赛——他自己有绝对的信心,经此一役后,他的新成绩可以更新之前不再新鲜的积分,自己一定可以进入世界排名前17名。
“不必了,”教练手一挥,“你们老队员去比赛,一去就要进半决赛。还是让年轻队员多锻炼吧。”
他从教练房间里出来后,有个队友和他说,“他能这么和你说已经很给你面子了。不然, 他也许会说,你有什么资格来和我谈公平竞争?”
很快, 4月份,奥运资格名单截止。他和董炯都没有进入国家队的5人候选名单。
个人对公平的渴望和组织自身顽固的竞争逻辑产生裂缝,也有客观的原因。在陈刚服役的90年代,国家队并没有出现林丹这样有绝对实力的羽坛明星,而是处于“群雄混战”的年代。每个人都可能或多或少在内战和外战中赢过对方;而不是像绝对实力的选手那样,有毫无悬念的优势。
这也导致教练员势必要选择各种各样打法的人,通过淘汰吸收新鲜血液。从功利的角度看,这种快速换血背后的进化论,使得中国队有着其他国家难以匹敌的集团优势。虽然,对于其中的个人而言,又显得过于抽象而残酷。
很 快,陈刚和几个没有获得奥运资格的队友,随即变成了国家队的“对立面”,也叫协助训练。这些没有进入奥运候选名单的运动员,组成B队;5位奥运候选者组成 A队。 和仅仅是帮忙发多球的陪练们不同,B队的人被要求模仿一些特定的打法(比如,对角线杀球),以便候选者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奥运对手的打法。
B组队员的训练时间和内容也被缩减了。之前,一队的每个人的单项训练时间都是平等的,但出现了“对立面”之后,连训练时间也开始倾斜:常常是,A组的人练30分钟防守,B组的人就不用练了,他们就自由练习进攻。
每个礼拜三晚上,作为对立面的B组和A组的人进行对抗赛。第二天,全队再看训练录像业务学习。好几次,他上场后,好像是很冷静的,将A组的人迅速拿下。
“你觉得你在哪些地方赢了他们?对方的弱点在哪里?”他的教练问。
“我速度快,进攻凶,他受不住,我就赢了。”他的回答很短。
“他到底哪块不足呢?你要给他指出来。”教练又问了一句。
“我的特点克制住了他的缺点。没办法。”他知道这样的回答暴露了自己,也能感觉到教练对回答并不满意。
每次,这样的对抗赛一打完,他就会背着包走出训练场。但有的时候,心中那好胜的惯性,还会让他继续选择在常规训练之外,自己再一个人默默地加练。
但很快他便明白,“训练是要两个人共同训练,双方都有螺旋式的进步。你进步这块,我进步那块。我一个人练没有用。毕竟如果不是针对性的训练,肯定有缺陷。”
他知道自己也快离开国家队了。每次奥运会结束的两个月后,除了完成庆功嘉奖之外,还有老队员的“调整”。
六、
2000 年奥运会,女子单打半决赛之前,“组织”上决定让浙江籍队员叶钊颖让球给湖南籍队员龚智超,以便让龚智超在决赛应战丹麦名将马丁(马尔廷)。尽管在内部比 赛中,叶钊颖赢取龚智超的概率比较大。但是,按照同样的逻辑,在以往的国际比赛中,龚智超赢取马丁的几率要高出几成。
他从电视里看到了龚智超和叶钊颖的半决赛,后来也从内部知道了叶钊颖被迫让球的事情。他知道她在教练组开会的现场就哭了。
他 将自己置换进叶钊颖的位置。从情感上,他理解叶钊颖在那么大的压力下为什么会选择退让。但从理智上,他知道叶钊颖曾经卷入过羽毛球教练组的内部纷争中,在 1998年的内部申诉书上叶是签过字的。和自己的命运一样,叶钊颖也可能从根本上不被现任的领导信任。他冷冷地想,这次奥运会对叶钊颖而言,也是最后一次 机会。
“如果是我自己,假如是我自己最后一次参加奥运会,我一定不会让。哪怕我打马丁确实可能有一定的劣势,但管他呢,最后一次”。
后来,他有几次碰到叶钊颖,后者退役之后成为了天赋极高的高尔夫业余选手,两人对2000年改变她人生的那一晚、那一战只字不提。
他 心里想不出比惋惜更合适的情感——这十几年,在国家队内部,有不成文的规定,在奥运会上让球给队友的队员,将会享受和冠军同等的待遇——从经济上说,最后 (受让的)冠军和季军的奖金将由两个人均分。事实上,浙江省体育局在叶钊颖夺得铜牌之后,也明确表示将给予其金牌的待遇。
他说不清 楚,这样的解决方案对于运动员而言,是不是最好的。从世俗角度来看,奉命让球的那一方也享受到了经济性的照顾。但他开始感到,除了追问“那些不让的人,最 后有什么下场”之外,最有建设的问题还是——“如果认为集体的利益对,那怎么保证队员的公平。如果你认为队员的公平重要,那怎么样去对抗集体的决定呢?毕 竟,对抗的结果就是何智丽,每个人都看到了。”
奥运会之后,他的新教练找他谈话,说国家队要调整,不会留他。问他有什么想法和要求。他说自己唯一的心愿是能够出国打球。教练答应替他考虑,然后就再无下文。
后来又有一次,他去教练的房间聊天。他问,当时组织说公平竞争,为什么我们没有享受到公平竞争的待遇呢?
他一直记得教练的回答:“陈刚,我们男单是不是拿了奥运冠军,是不是证明我的选择没有错?”
他无言以对,甚至因为话里的潜台词而刺痛:你是个失败者。在运动场上,意外或幸运成为了最无法解释的命运。有些平时并不属于绝对实力的队员,在奥运赛场上却能爆出夺冠的冷门。不过对于每一个运动员而言,成为一次奥运冠军也许意味着抵达人生顶峰,可再无遗憾。
确 实,教练说的话无从反驳。当时,进入奥运5人候选名单的有孙俊、吉新鹏、陈宏、夏煊泽。按照以往的成绩,吉新鹏和陈宏的整体实力不如另外两位。孙俊有过奥 运参赛经验;夏煊泽是2000年全英公开赛的冠军。虽然吉新鹏是2000年4月日本公开赛(陈刚无缘的那场)的冠军,但陈宏的整体实力还是要优于吉新鹏。 但最后教练组还是选择了吉新鹏,放弃了陈宏。最后,吉新鹏拿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男单冠军,那也是他退役之前的最后一个世界冠军头衔。
这样的事实又会让他考虑、或者说是怀疑,教练员的选择是否正确。在羽毛球队崛起之前,这支队伍也许如李永波所说,连“更换铝合金门窗”的经费也没有。在举国体制的大患环境下,教练组也许不得不穷尽一切可能去获得金牌。
冷静的时候,他也会想,若不是国家队的威望,他退役后也许不会得到一些人的帮助。这么一想,他又变成自己所反对的体制的一部分。
2000 年11月,他退役回到省队,也“开始明白了一些道理”。他失去了参加国际比赛的机会。很多同行视他为“矛叔的人”而不敢接近。国内的比赛他又提不起兴趣, 毕竟水平不是在一个平面上。同时,他看到“很多退役的运动员被榨干了最后一滴油后,下场都很悲惨。不需要的时候,组织会一脚把你踢开”。
参加奥运会的希望,是在一瞬间破灭的。
1998年12月份,他的世界排名达 到世界第三。但因为羽联旧积分体系的快速变换,到2000年5月奥运资格积分赛快结束时,因为分数的贬值、比赛频率的降低,他的世界排名又退回到第17 名。这也意味着,他有可能不会被国家队视为奥运的可能参赛选手。当时已经有四位选手进入奥运候选者的大名单,还有一名入围名单。
那一年,他只参加了8站奥运资格积分赛,而比他年长的两位一号选手分别有9场。 比他年龄小的吉新鹏、夏煊泽、陈宏每人的比赛场次都在12场以上。如前所述,离奥运越近的比赛积分越新鲜,也越可以弥补之前几场失意的分数。
他 心里开始怀疑,“不是说公平竞争吗,为什么我的比赛次数比别人少。”这个时候离奥运资格积分赛的最后一站——4月的日本公开赛只有一个月。他跑去问教练, 可不可以让他去参加日本公开赛——他自己有绝对的信心,经此一役后,他的新成绩可以更新之前不再新鲜的积分,自己一定可以进入世界排名前17名。
“不必了,”教练手一挥,“你们老队员去比赛,一去就要进半决赛。还是让年轻队员多锻炼吧。”
他从教练房间里出来后,有个队友和他说,“他能这么和你说已经很给你面子了。不然, 他也许会说,你有什么资格来和我谈公平竞争?”
很快, 4月份,奥运资格名单截止。他和董炯都没有进入国家队的5人候选名单。
个人对公平的渴望和组织自身顽固的竞争逻辑产生裂缝,也有客观的原因。在陈刚服役的90年代,国家队并没有出现林丹这样有绝对实力的羽坛明星,而是处于“群雄混战”的年代。每个人都可能或多或少在内战和外战中赢过对方;而不是像绝对实力的选手那样,有毫无悬念的优势。
这也导致教练员势必要选择各种各样打法的人,通过淘汰吸收新鲜血液。从功利的角度看,这种快速换血背后的进化论,使得中国队有着其他国家难以匹敌的集团优势。虽然,对于其中的个人而言,又显得过于抽象而残酷。
很 快,陈刚和几个没有获得奥运资格的队友,随即变成了国家队的“对立面”,也叫协助训练。这些没有进入奥运候选名单的运动员,组成B队;5位奥运候选者组成 A队。 和仅仅是帮忙发多球的陪练们不同,B队的人被要求模仿一些特定的打法(比如,对角线杀球),以便候选者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奥运对手的打法。
B组队员的训练时间和内容也被缩减了。之前,一队的每个人的单项训练时间都是平等的,但出现了“对立面”之后,连训练时间也开始倾斜:常常是,A组的人练30分钟防守,B组的人就不用练了,他们就自由练习进攻。
每个礼拜三晚上,作为对立面的B组和A组的人进行对抗赛。第二天,全队再看训练录像业务学习。好几次,他上场后,好像是很冷静的,将A组的人迅速拿下。
“你觉得你在哪些地方赢了他们?对方的弱点在哪里?”他的教练问。
“我速度快,进攻凶,他受不住,我就赢了。”他的回答很短。
“他到底哪块不足呢?你要给他指出来。”教练又问了一句。
“我的特点克制住了他的缺点。没办法。”他知道这样的回答暴露了自己,也能感觉到教练对回答并不满意。
每次,这样的对抗赛一打完,他就会背着包走出训练场。但有的时候,心中那好胜的惯性,还会让他继续选择在常规训练之外,自己再一个人默默地加练。
但很快他便明白,“训练是要两个人共同训练,双方都有螺旋式的进步。你进步这块,我进步那块。我一个人练没有用。毕竟如果不是针对性的训练,肯定有缺陷。”
他知道自己也快离开国家队了。每次奥运会结束的两个月后,除了完成庆功嘉奖之外,还有老队员的“调整”。
六、
2000 年奥运会,女子单打半决赛之前,“组织”上决定让浙江籍队员叶钊颖让球给湖南籍队员龚智超,以便让龚智超在决赛应战丹麦名将马丁(马尔廷)。尽管在内部比 赛中,叶钊颖赢取龚智超的概率比较大。但是,按照同样的逻辑,在以往的国际比赛中,龚智超赢取马丁的几率要高出几成。
他从电视里看到了龚智超和叶钊颖的半决赛,后来也从内部知道了叶钊颖被迫让球的事情。他知道她在教练组开会的现场就哭了。
他 将自己置换进叶钊颖的位置。从情感上,他理解叶钊颖在那么大的压力下为什么会选择退让。但从理智上,他知道叶钊颖曾经卷入过羽毛球教练组的内部纷争中,在 1998年的内部申诉书上叶是签过字的。和自己的命运一样,叶钊颖也可能从根本上不被现任的领导信任。他冷冷地想,这次奥运会对叶钊颖而言,也是最后一次 机会。
“如果是我自己,假如是我自己最后一次参加奥运会,我一定不会让。哪怕我打马丁确实可能有一定的劣势,但管他呢,最后一次”。
后来,他有几次碰到叶钊颖,后者退役之后成为了天赋极高的高尔夫业余选手,两人对2000年改变她人生的那一晚、那一战只字不提。
他 心里想不出比惋惜更合适的情感——这十几年,在国家队内部,有不成文的规定,在奥运会上让球给队友的队员,将会享受和冠军同等的待遇——从经济上说,最后 (受让的)冠军和季军的奖金将由两个人均分。事实上,浙江省体育局在叶钊颖夺得铜牌之后,也明确表示将给予其金牌的待遇。
他说不清 楚,这样的解决方案对于运动员而言,是不是最好的。从世俗角度来看,奉命让球的那一方也享受到了经济性的照顾。但他开始感到,除了追问“那些不让的人,最 后有什么下场”之外,最有建设的问题还是——“如果认为集体的利益对,那怎么保证队员的公平。如果你认为队员的公平重要,那怎么样去对抗集体的决定呢?毕 竟,对抗的结果就是何智丽,每个人都看到了。”
奥运会之后,他的新教练找他谈话,说国家队要调整,不会留他。问他有什么想法和要求。他说自己唯一的心愿是能够出国打球。教练答应替他考虑,然后就再无下文。
后来又有一次,他去教练的房间聊天。他问,当时组织说公平竞争,为什么我们没有享受到公平竞争的待遇呢?
他一直记得教练的回答:“陈刚,我们男单是不是拿了奥运冠军,是不是证明我的选择没有错?”
他无言以对,甚至因为话里的潜台词而刺痛:你是个失败者。在运动场上,意外或幸运成为了最无法解释的命运。有些平时并不属于绝对实力的队员,在奥运赛场上却能爆出夺冠的冷门。不过对于每一个运动员而言,成为一次奥运冠军也许意味着抵达人生顶峰,可再无遗憾。
确 实,教练说的话无从反驳。当时,进入奥运5人候选名单的有孙俊、吉新鹏、陈宏、夏煊泽。按照以往的成绩,吉新鹏和陈宏的整体实力不如另外两位。孙俊有过奥 运参赛经验;夏煊泽是2000年全英公开赛的冠军。虽然吉新鹏是2000年4月日本公开赛(陈刚无缘的那场)的冠军,但陈宏的整体实力还是要优于吉新鹏。 但最后教练组还是选择了吉新鹏,放弃了陈宏。最后,吉新鹏拿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男单冠军,那也是他退役之前的最后一个世界冠军头衔。
这样的事实又会让他考虑、或者说是怀疑,教练员的选择是否正确。在羽毛球队崛起之前,这支队伍也许如李永波所说,连“更换铝合金门窗”的经费也没有。在举国体制的大患环境下,教练组也许不得不穷尽一切可能去获得金牌。
冷静的时候,他也会想,若不是国家队的威望,他退役后也许不会得到一些人的帮助。这么一想,他又变成自己所反对的体制的一部分。
2000 年11月,他退役回到省队,也“开始明白了一些道理”。他失去了参加国际比赛的机会。很多同行视他为“矛叔的人”而不敢接近。国内的比赛他又提不起兴趣, 毕竟水平不是在一个平面上。同时,他看到“很多退役的运动员被榨干了最后一滴油后,下场都很悲惨。不需要的时候,组织会一脚把你踢开”。
对立面
五、
参加奥运会的希望,是在一瞬间破灭的。
1998年12月份,他的世界排名达 到世界第三。但因为羽联旧积分体系的快速变换,到2000年5月奥运资格积分赛快结束时,因为分数的贬值、比赛频率的降低,他的世界排名又退回到第17 名。这也意味着,他有可能不会被国家队视为奥运的可能参赛选手。当时已经有四位选手进入奥运候选者的大名单,还有一名入围名单。
那一年,他只参加了8站奥运资格积分赛,而比他年长的两位一号选手分别有9场。 比他年龄小的吉新鹏、夏煊泽、陈宏每人的比赛场次都在12场以上。如前所述,离奥运越近的比赛积分越新鲜,也越可以弥补之前几场失意的分数。
他 心里开始怀疑,“不是说公平竞争吗,为什么我的比赛次数比别人少。”这个时候离奥运资格积分赛的最后一站——4月的日本公开赛只有一个月。他跑去问教练, 可不可以让他去参加日本公开赛——他自己有绝对的信心,经此一役后,他的新成绩可以更新之前不再新鲜的积分,自己一定可以进入世界排名前17名。
“不必了,”教练手一挥,“你们老队员去比赛,一去就要进半决赛。还是让年轻队员多锻炼吧。”
他从教练房间里出来后,有个队友和他说,“他能这么和你说已经很给你面子了。不然, 他也许会说,你有什么资格来和我谈公平竞争?”
很快, 4月份,奥运资格名单截止。他和董炯都没有进入国家队的5人候选名单。
个人对公平的渴望和组织自身顽固的竞争逻辑产生裂缝,也有客观的原因。在陈刚服役的90年代,国家队并没有出现林丹这样有绝对实力的羽坛明星,而是处于“群雄混战”的年代。每个人都可能或多或少在内战和外战中赢过对方;而不是像绝对实力的选手那样,有毫无悬念的优势。
这也导致教练员势必要选择各种各样打法的人,通过淘汰吸收新鲜血液。从功利的角度看,这种快速换血背后的进化论,使得中国队有着其他国家难以匹敌的集团优势。虽然,对于其中的个人而言,又显得过于抽象而残酷。
很 快,陈刚和几个没有获得奥运资格的队友,随即变成了国家队的“对立面”,也叫协助训练。这些没有进入奥运候选名单的运动员,组成B队;5位奥运候选者组成 A队。 和仅仅是帮忙发多球的陪练们不同,B队的人被要求模仿一些特定的打法(比如,对角线杀球),以便候选者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奥运对手的打法。
B组队员的训练时间和内容也被缩减了。之前,一队的每个人的单项训练时间都是平等的,但出现了“对立面”之后,连训练时间也开始倾斜:常常是,A组的人练30分钟防守,B组的人就不用练了,他们就自由练习进攻。
每个礼拜三晚上,作为对立面的B组和A组的人进行对抗赛。第二天,全队再看训练录像业务学习。好几次,他上场后,好像是很冷静的,将A组的人迅速拿下。
“你觉得你在哪些地方赢了他们?对方的弱点在哪里?”他的教练问。
“我速度快,进攻凶,他受不住,我就赢了。”他的回答很短。
“他到底哪块不足呢?你要给他指出来。”教练又问了一句。
“我的特点克制住了他的缺点。没办法。”他知道这样的回答暴露了自己,也能感觉到教练对回答并不满意。
每次,这样的对抗赛一打完,他就会背着包走出训练场。但有的时候,心中那好胜的惯性,还会让他继续选择在常规训练之外,自己再一个人默默地加练。
但很快他便明白,“训练是要两个人共同训练,双方都有螺旋式的进步。你进步这块,我进步那块。我一个人练没有用。毕竟如果不是针对性的训练,肯定有缺陷。”
他知道自己也快离开国家队了。每次奥运会结束的两个月后,除了完成庆功嘉奖之外,还有老队员的“调整”。
六、
2000 年奥运会,女子单打半决赛之前,“组织”上决定让浙江籍队员叶钊颖让球给湖南籍队员龚智超,以便让龚智超在决赛应战丹麦名将马丁(马尔廷)。尽管在内部比 赛中,叶钊颖赢取龚智超的概率比较大。但是,按照同样的逻辑,在以往的国际比赛中,龚智超赢取马丁的几率要高出几成。
他从电视里看到了龚智超和叶钊颖的半决赛,后来也从内部知道了叶钊颖被迫让球的事情。他知道她在教练组开会的现场就哭了。
他 将自己置换进叶钊颖的位置。从情感上,他理解叶钊颖在那么大的压力下为什么会选择退让。但从理智上,他知道叶钊颖曾经卷入过羽毛球教练组的内部纷争中,在 1998年的内部申诉书上叶是签过字的。和自己的命运一样,叶钊颖也可能从根本上不被现任的领导信任。他冷冷地想,这次奥运会对叶钊颖而言,也是最后一次 机会。
“如果是我自己,假如是我自己最后一次参加奥运会,我一定不会让。哪怕我打马丁确实可能有一定的劣势,但管他呢,最后一次”。
后来,他有几次碰到叶钊颖,后者退役之后成为了天赋极高的高尔夫业余选手,两人对2000年改变她人生的那一晚、那一战只字不提。
他 心里想不出比惋惜更合适的情感——这十几年,在国家队内部,有不成文的规定,在奥运会上让球给队友的队员,将会享受和冠军同等的待遇——从经济上说,最后 (受让的)冠军和季军的奖金将由两个人均分。事实上,浙江省体育局在叶钊颖夺得铜牌之后,也明确表示将给予其金牌的待遇。
他说不清 楚,这样的解决方案对于运动员而言,是不是最好的。从世俗角度来看,奉命让球的那一方也享受到了经济性的照顾。但他开始感到,除了追问“那些不让的人,最 后有什么下场”之外,最有建设的问题还是——“如果认为集体的利益对,那怎么保证队员的公平。如果你认为队员的公平重要,那怎么样去对抗集体的决定呢?毕 竟,对抗的结果就是何智丽,每个人都看到了。”
奥运会之后,他的新教练找他谈话,说国家队要调整,不会留他。问他有什么想法和要求。他说自己唯一的心愿是能够出国打球。教练答应替他考虑,然后就再无下文。
后来又有一次,他去教练的房间聊天。他问,当时组织说公平竞争,为什么我们没有享受到公平竞争的待遇呢?
他一直记得教练的回答:“陈刚,我们男单是不是拿了奥运冠军,是不是证明我的选择没有错?”
他无言以对,甚至因为话里的潜台词而刺痛:你是个失败者。在运动场上,意外或幸运成为了最无法解释的命运。有些平时并不属于绝对实力的队员,在奥运赛场上却能爆出夺冠的冷门。不过对于每一个运动员而言,成为一次奥运冠军也许意味着抵达人生顶峰,可再无遗憾。
确 实,教练说的话无从反驳。当时,进入奥运5人候选名单的有孙俊、吉新鹏、陈宏、夏煊泽。按照以往的成绩,吉新鹏和陈宏的整体实力不如另外两位。孙俊有过奥 运参赛经验;夏煊泽是2000年全英公开赛的冠军。虽然吉新鹏是2000年4月日本公开赛(陈刚无缘的那场)的冠军,但陈宏的整体实力还是要优于吉新鹏。 但最后教练组还是选择了吉新鹏,放弃了陈宏。最后,吉新鹏拿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男单冠军,那也是他退役之前的最后一个世界冠军头衔。
这样的事实又会让他考虑、或者说是怀疑,教练员的选择是否正确。在羽毛球队崛起之前,这支队伍也许如李永波所说,连“更换铝合金门窗”的经费也没有。在举国体制的大患环境下,教练组也许不得不穷尽一切可能去获得金牌。
冷静的时候,他也会想,若不是国家队的威望,他退役后也许不会得到一些人的帮助。这么一想,他又变成自己所反对的体制的一部分。
2000 年11月,他退役回到省队,也“开始明白了一些道理”。他失去了参加国际比赛的机会。很多同行视他为“矛叔的人”而不敢接近。国内的比赛他又提不起兴趣, 毕竟水平不是在一个平面上。同时,他看到“很多退役的运动员被榨干了最后一滴油后,下场都很悲惨。不需要的时候,组织会一脚把你踢开”。
参加奥运会的希望,是在一瞬间破灭的。
1998年12月份,他的世界排名达 到世界第三。但因为羽联旧积分体系的快速变换,到2000年5月奥运资格积分赛快结束时,因为分数的贬值、比赛频率的降低,他的世界排名又退回到第17 名。这也意味着,他有可能不会被国家队视为奥运的可能参赛选手。当时已经有四位选手进入奥运候选者的大名单,还有一名入围名单。
那一年,他只参加了8站奥运资格积分赛,而比他年长的两位一号选手分别有9场。 比他年龄小的吉新鹏、夏煊泽、陈宏每人的比赛场次都在12场以上。如前所述,离奥运越近的比赛积分越新鲜,也越可以弥补之前几场失意的分数。
他 心里开始怀疑,“不是说公平竞争吗,为什么我的比赛次数比别人少。”这个时候离奥运资格积分赛的最后一站——4月的日本公开赛只有一个月。他跑去问教练, 可不可以让他去参加日本公开赛——他自己有绝对的信心,经此一役后,他的新成绩可以更新之前不再新鲜的积分,自己一定可以进入世界排名前17名。
“不必了,”教练手一挥,“你们老队员去比赛,一去就要进半决赛。还是让年轻队员多锻炼吧。”
他从教练房间里出来后,有个队友和他说,“他能这么和你说已经很给你面子了。不然, 他也许会说,你有什么资格来和我谈公平竞争?”
很快, 4月份,奥运资格名单截止。他和董炯都没有进入国家队的5人候选名单。
个人对公平的渴望和组织自身顽固的竞争逻辑产生裂缝,也有客观的原因。在陈刚服役的90年代,国家队并没有出现林丹这样有绝对实力的羽坛明星,而是处于“群雄混战”的年代。每个人都可能或多或少在内战和外战中赢过对方;而不是像绝对实力的选手那样,有毫无悬念的优势。
这也导致教练员势必要选择各种各样打法的人,通过淘汰吸收新鲜血液。从功利的角度看,这种快速换血背后的进化论,使得中国队有着其他国家难以匹敌的集团优势。虽然,对于其中的个人而言,又显得过于抽象而残酷。
很 快,陈刚和几个没有获得奥运资格的队友,随即变成了国家队的“对立面”,也叫协助训练。这些没有进入奥运候选名单的运动员,组成B队;5位奥运候选者组成 A队。 和仅仅是帮忙发多球的陪练们不同,B队的人被要求模仿一些特定的打法(比如,对角线杀球),以便候选者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奥运对手的打法。
B组队员的训练时间和内容也被缩减了。之前,一队的每个人的单项训练时间都是平等的,但出现了“对立面”之后,连训练时间也开始倾斜:常常是,A组的人练30分钟防守,B组的人就不用练了,他们就自由练习进攻。
每个礼拜三晚上,作为对立面的B组和A组的人进行对抗赛。第二天,全队再看训练录像业务学习。好几次,他上场后,好像是很冷静的,将A组的人迅速拿下。
“你觉得你在哪些地方赢了他们?对方的弱点在哪里?”他的教练问。
“我速度快,进攻凶,他受不住,我就赢了。”他的回答很短。
“他到底哪块不足呢?你要给他指出来。”教练又问了一句。
“我的特点克制住了他的缺点。没办法。”他知道这样的回答暴露了自己,也能感觉到教练对回答并不满意。
每次,这样的对抗赛一打完,他就会背着包走出训练场。但有的时候,心中那好胜的惯性,还会让他继续选择在常规训练之外,自己再一个人默默地加练。
但很快他便明白,“训练是要两个人共同训练,双方都有螺旋式的进步。你进步这块,我进步那块。我一个人练没有用。毕竟如果不是针对性的训练,肯定有缺陷。”
他知道自己也快离开国家队了。每次奥运会结束的两个月后,除了完成庆功嘉奖之外,还有老队员的“调整”。
六、
2000 年奥运会,女子单打半决赛之前,“组织”上决定让浙江籍队员叶钊颖让球给湖南籍队员龚智超,以便让龚智超在决赛应战丹麦名将马丁(马尔廷)。尽管在内部比 赛中,叶钊颖赢取龚智超的概率比较大。但是,按照同样的逻辑,在以往的国际比赛中,龚智超赢取马丁的几率要高出几成。
他从电视里看到了龚智超和叶钊颖的半决赛,后来也从内部知道了叶钊颖被迫让球的事情。他知道她在教练组开会的现场就哭了。
他 将自己置换进叶钊颖的位置。从情感上,他理解叶钊颖在那么大的压力下为什么会选择退让。但从理智上,他知道叶钊颖曾经卷入过羽毛球教练组的内部纷争中,在 1998年的内部申诉书上叶是签过字的。和自己的命运一样,叶钊颖也可能从根本上不被现任的领导信任。他冷冷地想,这次奥运会对叶钊颖而言,也是最后一次 机会。
“如果是我自己,假如是我自己最后一次参加奥运会,我一定不会让。哪怕我打马丁确实可能有一定的劣势,但管他呢,最后一次”。
后来,他有几次碰到叶钊颖,后者退役之后成为了天赋极高的高尔夫业余选手,两人对2000年改变她人生的那一晚、那一战只字不提。
他 心里想不出比惋惜更合适的情感——这十几年,在国家队内部,有不成文的规定,在奥运会上让球给队友的队员,将会享受和冠军同等的待遇——从经济上说,最后 (受让的)冠军和季军的奖金将由两个人均分。事实上,浙江省体育局在叶钊颖夺得铜牌之后,也明确表示将给予其金牌的待遇。
他说不清 楚,这样的解决方案对于运动员而言,是不是最好的。从世俗角度来看,奉命让球的那一方也享受到了经济性的照顾。但他开始感到,除了追问“那些不让的人,最 后有什么下场”之外,最有建设的问题还是——“如果认为集体的利益对,那怎么保证队员的公平。如果你认为队员的公平重要,那怎么样去对抗集体的决定呢?毕 竟,对抗的结果就是何智丽,每个人都看到了。”
奥运会之后,他的新教练找他谈话,说国家队要调整,不会留他。问他有什么想法和要求。他说自己唯一的心愿是能够出国打球。教练答应替他考虑,然后就再无下文。
后来又有一次,他去教练的房间聊天。他问,当时组织说公平竞争,为什么我们没有享受到公平竞争的待遇呢?
他一直记得教练的回答:“陈刚,我们男单是不是拿了奥运冠军,是不是证明我的选择没有错?”
他无言以对,甚至因为话里的潜台词而刺痛:你是个失败者。在运动场上,意外或幸运成为了最无法解释的命运。有些平时并不属于绝对实力的队员,在奥运赛场上却能爆出夺冠的冷门。不过对于每一个运动员而言,成为一次奥运冠军也许意味着抵达人生顶峰,可再无遗憾。
确 实,教练说的话无从反驳。当时,进入奥运5人候选名单的有孙俊、吉新鹏、陈宏、夏煊泽。按照以往的成绩,吉新鹏和陈宏的整体实力不如另外两位。孙俊有过奥 运参赛经验;夏煊泽是2000年全英公开赛的冠军。虽然吉新鹏是2000年4月日本公开赛(陈刚无缘的那场)的冠军,但陈宏的整体实力还是要优于吉新鹏。 但最后教练组还是选择了吉新鹏,放弃了陈宏。最后,吉新鹏拿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男单冠军,那也是他退役之前的最后一个世界冠军头衔。
这样的事实又会让他考虑、或者说是怀疑,教练员的选择是否正确。在羽毛球队崛起之前,这支队伍也许如李永波所说,连“更换铝合金门窗”的经费也没有。在举国体制的大患环境下,教练组也许不得不穷尽一切可能去获得金牌。
冷静的时候,他也会想,若不是国家队的威望,他退役后也许不会得到一些人的帮助。这么一想,他又变成自己所反对的体制的一部分。
2000 年11月,他退役回到省队,也“开始明白了一些道理”。他失去了参加国际比赛的机会。很多同行视他为“矛叔的人”而不敢接近。国内的比赛他又提不起兴趣, 毕竟水平不是在一个平面上。同时,他看到“很多退役的运动员被榨干了最后一滴油后,下场都很悲惨。不需要的时候,组织会一脚把你踢开”。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