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四月 03, 2007

基金为什么疯狂

  基金为什么疯狂

  □ 文 特约撰稿员/李明

  新基金发行的抢手程度,恐怕在较长时间内得到延续,出口增速过快而内需不足,过剩的资本自然进入了股票和房地产市场,这对中国是一个长期的、严峻的挑战
  长达一个多月没有新基金发行的空窗期并没有改变老百姓对新基金的投资热情,节后资金充裕的特点进一步促成了新基金发行火暴的局面。
  “我五点半就来排队买基金,排到第4个,轮到我时,竟然没有了?”“才刚开门,还没有10分钟,怎么就卖光了?”“你们是不是故意将额度放着,留给你们内部员工的?”3月8日一大早,几位没买到中海能源策略基金的投资者将工行的工作人员团团围住。
  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中国多家银行的网点里,有的网点甚至是一开门额度就没了,不少投资者凌晨冒着严寒来排队买基金,最后竟也是一无所获。
  “我已经猜到去工行买基金的人会很多,所以特地留意其他销售网点,最后选了到招行来排队,结果还是没买到!”63岁北京退休市民柳光明抱怨着。
  银行网点门口,摸黑排队的股民大都不愿离去,盼望着奇迹兴许会发生。买到基金的投资者兴奋地笑着,喜气洋洋的,像中大奖一样。
  投资者对股票型基金表现出的申购热情更是前所未有。在温州、宁波等省内各大城市,最近一段时间基金开户数激增,平均每月都有数百乃至数千新开户基民,有统计表明,沪深两市今年新增基金开户数为去年同期的近50倍。在基金认购大军中,绝大部分是个人投资者。

  新发基金持续热销

  最近,新基金发行的火暴场面令众多人士感到震撼。无论是建信优化配置,还是信达澳银领先成长,抑或是长城久富,都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销售一空。而上市销售的汇添富成长焦点基金更是创造了基金销售的神话,100亿在上市半小时后迅速售空。
  此外,近期很多销售网点和基金公司都出现了开户热。而投资者抢在近期开户多数是打算为近期认购新基金做准备。
  年后第二批股票基金的发行批文日前已经正式下发到基金管理公司手中。此次获得发行批文的股票型基金有招商基金旗下的招商核心价值混合型基金和国海富兰克林基金旗下的富兰克林国海潜力组合基金。上述两只基金预计将很快启动正式发行进程。
  在一些即将发行新基金的基金管理公司中,更是悄然出现“走后门”的场景。一些公司内部人士的亲友,为了认购新基金,纷纷辗转托人说情,希望挤进认购的行列。这种情况同一年半前,新基金敞开销售但少人问津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新基金发行的抢手程度,恐怕会在较长时间内得到延续,尤其是目前销售渠道和投资者的投资偏好令这种热度更得到一定的延续乃至升高,今年春天很有可能是基金发行历史上最为红火的一个春季。
  根据基金发行的历史经验,春节以后历来是广大个人投资者手中“钱袋子”最为鼓胀、投资欲望最为强烈的时节。从开放式基金的历史发行规律看,春季的发行也一直保持着相对于前后时间段更为亮丽的销售纪录。
  2004年的两只百亿基金,均是在当年春节前后成功发行。这种热情很有可能在今年再度得到复制。此外,在去年股票基金创造了历史最佳的年度投资业绩之后,基金投资者认购的乐观情绪(包括盲目性)也在农历新年中不断酝酿和弥漫,这同样会在节后寻找宣泄的出口。
  而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基金的发行供应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强力调控。节后推出的首批股票基金均将实施严格的股票发行规模控制。
  上述控制措施在对基金持有人的利益保护上起到正面作用,但客观上也限制了新基金的短期供应规模。从某种程度上看,更可能刺激基金持有人的短期追购情绪,从而延长基金销售旺季的长度。

  基金,为何让人如此疯狂  

  基金尤其是新基金的发行为何能到达如此高的沸点?
  “原因在于财富效应。”鹏华基金销售总监周钢认为。2006年中国股 市迎来了新一轮大涨,一些股票型基金搭此顺风车,表现出骄人的业绩,预测表明,2007年基金的回报率普遍在30%左右,不少新基金的回报率甚至可能高达 70%以上。进账颇丰的老基民纷纷追加投资,新基民相继涌入,由此引发了一轮前所未有的申购狂潮。
  “新基金一天发100亿很正常,停了那么长时间,很多钱都在等着。就算在新基金停止发行期间,老基金的持续营销同样火暴。关键是看市场对资金有没有吸引力,只要有吸引力,钱总是会选择渠道进来的。”银河证券基金研究员马永谙表示。
   马认为,在楼市受宏观调控影响前景不明的情况下,老百姓的投资渠道十分有限。而具备流动性好、收益可观特点的基金自然成为老百姓的优先选择。而近两个月 没有新基金发行,着实让不少投资者按捺不住投资热情。另一方面,春节之后不少人手头现金充裕,都在考虑如何进行投资,为新基金的发行准备了充足的“弹 药”。

  留一分清醒买基金  

  但对于目前基金热销到了甚至不问管理人、不问基金类型、不问投资策略等的狂热状态,一些基金经 理也开始担心:2006年股市大涨,基金公司大规模发行基金以募集更多资金,但2007年若不能以同样高的收益来回报投资者,这不但会打击市场投资者的信 心,还会打击整个基金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魏加宁研究员认为基金公司在发新基金的时候过分宣传老基金的短期业绩误导部分购买者,基金认购者 一定要考察基金公司旗下基金的长期绩效,而不要被短期业绩诱惑;如果投资者看好短期的股票市场,可以购买绩优老基金,没必要选择有3个月封闭建仓期的新基 金。从基金公司来说,公司从自身的投研力量、基金经理的时间精力综合考虑,可采取限额认购的方式控制基金规模,而限量认购的截止时间也可以从“天”细化到 “小时”、“分”,只要达到认购限额,就停止认购,以更好保障基金认购者的权益。
  很多人担心由于股票方向基金发行盘子太大,基金的资金量会随 着市场转好基金首发数量增加而暴涨,又随着市场回落而暴跌,这种资金的进出又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动荡,将市场的正常调整放大。反过来,这种规模的暴涨暴跌 也会影响到基金长期业绩表现,从而影响基金业的持续顺畅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发行热之后确实需要冷思考。尽管现在基金募集量很大,不过其原因更多的是牛市赚钱效应引起的;而基金公司应对市场、对自身的不足有清醒认识。
  目前基金与股市行情似乎形成了某种相互推升的循环。也就是说牛市行情带动基金净值大幅度提高,在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这种赚钱效应又吸引了新资金认购新基金或申购老基金,规模大幅膨胀的基金快速入市,又进一步推高了市场点位。
   自从1998年证监会规范基金业以来,基金总体上是好的。目前的问题更多的是市场(大牛市的赚钱效应)和制度造成的(按规模的比例计提管理费,不能业绩 计提,于是基金只能选择多发基金,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优质基金公司没有一味扩大规模,在发行的同时,几乎都有限时、限量等措施保护投资者利益)。而个人 投资者对基金的认同,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进步,毕竟从过去的数据看,直接入市的股民受到了非常多的伤害,远不如基民幸福。

  管理层为“基金热”降温

  作为管理层,面对基金疯狂,如履薄冰。证监会基金部下发《关于贯彻落实第31次基金业联席会议精神,加强风险防范,促进基 金业健康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各基金公司加强风险防范,针对近期处于“高热”中的基金行业,要求“面对行业和市场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各基金 公司应当保持冷静的头脑,不急功近利,不盲目扩张,不贪大求多,坚持量力而行”。
  无独有偶。前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也给“疯狂的基金”泼了冷水,开放式基金在国际上的实践其实并不成功,而它在中国的火暴销售,恰恰是中国“资本过剩”的反映。
   谢国忠表示,最近基金在中国的销售已达到狂热的程度,任何一只新基金在两三天内都会销售一空,很多过去只敢买国债的老百姓,如今把基金视为快速发财的捷 径。他提醒投资者,选择基金时应持谨慎态度,因为,开放式基金收益率与股票市场的整体走势密切相关,从它的历史经验和国际表现来看,其收益率通常还不如股 市的整体收益率。
  在谢国忠看来,基金的备受追捧,从本质而言,与中国股市、楼市的火暴表现一样,都是中国进入“资本过剩时代”在不同侧面的反 映。出口增速过快而内需不足,过剩的资本自然进入了股票和房地产市场,这对中国是一个长期的、严峻的挑战,因为未来全球经济一旦出现衰退,中国经济将遭遇 高风险。
  而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对此也表示认同,哈继铭认为,中国目前的资本情况,与上世纪6070年代的日本有许多相似之处。由于资本的过剩,中国已成为世界最主要的资本输出国之一。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强调“防患于未然”,防止基金业重演数年前券商的“悲剧”行情好时,隐患被埋没于泡沫中;一旦行情走淡,“不定时炸弹”爆发。

  基金经理浮躁心态

  在2006年基金动辄100%以上回报的市场压力下,狂热的投资者对基金经理的要求不断攀升;基金公司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的不完 善,使得一些基金经理在铤而走险和心灰意冷间徘徊。业内人士称,利益输送和短线交易等损害市场和持有人利益现象又开始抬头。如何能顶住要求高回报的投资者 和股东压力,把口中说的长期价值投资原则落到实处,不应是基金经理独自承担的责任。
  “掐秒表投资”尽显基金经理浮躁心态。此前,一些基金公司会根据一只基金在业内的月度、季度排名调整该基金经理的薪酬乃至岗位,从而出现被海外基金经理称为“掐秒表投资”的现象。摩根大通曾就管理人的浮躁心态发出警告,如果管理几百亿的基金是如此风格,那是可怕的。
  博时基金人力资源总监尹庆军坦言,考评的确不应该一个月一次,这会刺激基金经理们短线操作。在博时,对基金经理的考评也有月、季、年的限度,但调整是一年一次,并给当年表现不佳的经理“一年的机会”。这里的不佳是指排名行业最后1/4,这样的经理没有奖金。
  而一些基金公司担心基金经理为了业绩而忽视风险控制,连年终奖金也没有和业绩挂钩,可之后的业绩证明效果依旧不佳。
   基金投资人才紧缺且管理混乱。截至2006年12月31日,53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307只基金资产净值达到8550.17亿元,较2005年底同比 增长82.26%。而8500亿就掌握在295名基金经理手上。巨量的真金白银掌握在个人手中,投资者、公司乃至政府监管层没有理由不时刻紧盯。
   通常情况下,国外对基金经理的培养期需要10年以上——在中国,这两个数字缩水为1年和5年,而中国基金行业的发展历史却只有成熟市场的1/10。不 过,即便如此迅速地将基金经理从其他岗位上“催熟”,基金投资人才仍然面临紧缺。根据晨星(中国)的数据统计,在2006年有130只基金发布基金经理变 动公告;其中104只属于原有基金经理离职,占基金总数的33.88%,离职的基金经理涉及97人次。而一些无序流动被监管层认为影响到基金份额持有人的 利益。
  业内人士认为,基金经理流动,或是在不同公司、基金间转换,或是升任投资总监、乃至公司副总级别的职位,此外,银行资产管理部、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证券公司自营部乃至QFII的操盘手, 使这些离职者又有了许多新去处。
  事实上,监管部门也意识到了这一潜在的威胁,已经开始着手考虑基金公司员工持股和开放专户理财,以应对私募的冲击。
  来源:《凤凰周刊》2007年第10期总第251期

没有评论: